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一、本所沿革

(一)光復初期:民國35年臺北市分設10個行政區(即松山、大安、古亭、雙園、龍山、城中、建成、延平、大同及中山區),同年1月「戶籍法」修正施行,戶籍登記與戶口管理採雙軌制,分別由民政機關(區公所)與警察機關管理。

(二)戶籍課成立:民國40年12月臺北市各區公所依據「臺灣省鄉鎮區公所組織通則」改戶籍室為戶籍課,受理戶籍登記。

(三)正式成立「戶政事務所」:民國58年7月1日裁撤區公所戶籍課,並於每個行政區設一「戶政事務所」,由區長兼戶政事務所主任、警察副分局長兼任副主任。戶籍行政與戶口管理改由各級政府所屬警察機關統一辦理,試行戶警合一。

(四)戶警合一:民國62年12月戶政業務正式由民政單位劃歸警察機關主管,戶政事務所主任改由警察分局副分局長兼任。

(五)搬遷現址:民國75年本所遷至大同區行政大樓(昌吉街57號3樓)現址。

(六)三區合併:79年3月12日,配合臺北市行政區域調整由16區重劃為12區,本市延平、建成、大同三區戶政事務所合併為本(大同區)戶政事務所。

(七)戶警分立:民國81年7月1日起戶政業務回歸由民政單位掌理,隸屬臺北市政府民政局迄今。

(八)轄管範圍:本所轄管臺北市大同區之戶籍遷入等事宜,大同行政區域範圍東邊以捷運淡水線和中山區為鄰,西邊則以淡水河與新北市分開,南邊以忠孝西路、市民大道與中正區、萬華區銜接,北沿基隆河中心線向西南延伸至高速公路重慶北路交流道西側折向西沿高速公路至淡水河中心線為止與士林區為界。


二、大同區簡介

(一)大同區-地理位置

大同區係合併大龍峒、大稻埕兩區,早期大同區的發展是始於1709年時人們所熟悉的大龍峒,而大龍峒是位於淡水河和基隆河交會處的西北方。

大同區位於臺北市西部,北與士林區為界,東鄰中山區,南接萬華區,西臨淡水河,地勢平坦,淡水河從新北市新莊區進入本市萬華區折向西流,沿著本區西側流入士林區,經北投由淡水出海,面積約5.6815平方公里。

北以圓山捷運站附近地區、中以迪化街、延平北路商圈及淡水河遊憩系統、南以臺北車站特定用區結合南京西路圓環商圈三處地區為大同區發展核心區,並結合區內的建設計畫,規劃大稻埕特定專用區,結合歷史、民俗、商業、休憩、行政及運輸等多方面發展。
  
  大同區町目圖     大同區行政區域圖
                       大同區町目圖                                             大同區行政區域圖
             資料來源: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民政局

(二)大同區-歷史背景
1853年早期的大陸移民因故遷徙到淡水河河壩的大稻埕, 而大稻埕舊稱的由來,是因為原為一大曬穀場, 故名為大稻埕。早期的外地移民及大陸移民,在大稻埕建立家園,為當地帶來繁榮也建立茶葉及樟腦的商業貿易交易所。
西元1946年大同區合併了日據時代的蓬萊區、太平三區、大橋二區、大龍峒上、下二區等。西元1990年合併原有大同、建成、延平等三區而為今日的大同區。

太平町   大稻埕河岸
                          圖片介紹:太平町                                         圖片介紹:光緒34年大稻埕河岸
                 資料來源: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資料來源: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三)大同區-文化簡介
大同區內古蹟林立,迪化街、圓環、茶莊曾繁榮興盛、大稻埕滿溢著茶葉香的歲月痕跡,保安宮、慈聖宮及霞海城隍廟香火鼎盛;孔子廟、老師府、貴德街的洋樓、陳德星堂、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及古老的街弄巷坊、斑駁的磚牆都深深的烙印著歷史發展的軌跡。

霞海城隍廟   大稻埕慈聖宮
                圖片介紹:民國20年霞海城隍廟                             圖片介紹:民國20年霞海城隍廟
                  資料來源: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資料來源:臺北市文獻委員會